证据可以当庭提交吗
在民事诉讼中,证据的提交通常有一定的规则和限制。以下是关于证据提交的一些关键信息:
1. 举证期限 :
当事人应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逾期提交的证据,法院通常不会组织质证,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。
2. 新证据 :
如果证据是在一审程序中未提交,且属于法定“新证据”,当事人可以在当庭提出。
对于新发现的证据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,在得到法院准许的情况下,也可以在开庭后提交。
3. 当庭提交证据 :
证人在庭审中提交证据是可行的,但需要有充分的理由,并且需要得到法庭的许可。
劳动仲裁庭在征得首席仲裁员同意的情况下,可以当庭提交证据。
作为被告,如果证据符合法定条件,法院可以采纳当庭提交的证据。
4. 例外情况 :
答辩状可以在当庭提交。
二审中的新证据也可以在开庭后提交。
总结来说,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,证据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,但在特定情况下,如新证据的发现或客观原因导致的延迟,法律允许在庭审中当庭提交证据。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具体案件的情况可能不同,最终是否允许当庭提交证据,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断来决定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证据提交后如何质证?
新证据提交的具体流程是什么?
劳动仲裁庭当庭提交证据的注意事项?